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妇之舅参议公以给事著直节出守部郢得烈妇死义
状甚详故为传之上太史以风夫称男子者
 补史传四首
  补 蔡子英
巴延子中列传 (第 16b 页)
蔡子英
永宁人元末尝举进士由选人需次还里而是 (第 16b 页)
时库库丞相兵略定河南开府辟 子英
参军事累荐迁
行省参政犹不离丞相幕元数兵与明角不利则从之
定西复败于定西与丞相相失单骑跳关中转入南山 (第 17a 页)
明使使微捕得 子英
传诣京师渡江一夕亡去变姓名
关中为人赁舂久之复见迹械过汤将军欲以兵威慑 (第 17a 页)
子英
长揖不拜汤将军怒抑使膝坐不肯火燎其须且
尽卒谩骂自如 (第 17a 页)
子英
有妻流来洛阳道欲 (第 17a 页)
子英
子英
谬曰吾故鳏耳即无鳏而使有妻不相愧见耶已遂至 (第 17a 页)
  补蔡子英巴延子中列传
蔡子英永宁人元末尝举进士由选人需次还里而是

时库库丞相兵略定河南开府辟子英参军事累荐迁
行省参政犹不离丞相幕元数兵与明角不利则从之
定西复败于定西与丞相相失单骑跳关中转入南山
明使使微捕得子英传诣京师渡江一夕亡去变姓名
关中为人赁舂久之复见迹械过汤将军欲以兵威慑
子英长揖不拜汤将军怒抑使膝坐不肯火燎其须且
尽卒谩骂自如子英有妻流来洛阳道欲见子英 子英
谬曰吾故鳏耳即无鳏而使有妻不相愧见耶已遂至 (第 17a 页)
京师高皇帝令置外舍沐欲官之 子英
退而因舍人上
书其略曰皇帝恢廓宏度曲宥亡国之臣不自死惭负
皇帝往者军败见俘漏命刃下荆棘之息延及七载重 …… (第 17b 页)
命俘累玷维新之化哉皇
帝幸哀怜臣毋血藁街而以投瘴海禦魑魅无人之境
臣若茹荠书上高帝益异之阴戒舍人谨事 子英
亡恙
以旦夕闻起居毋令天下谓吾有杀义士名一 (第 18a 页)
子英
大哭不止舍人问之曰吾自念故主耳乃具状闻上叹 …… (第 18a 页)
曰吾何苦一 蔡子英
彼喋喋泉下訾我哉纵出塞追故
元主于和林
逸史氏曰语云君行命臣行志岂不以天子之威极于
僇身止矣胜国诸大 (第 18b 页)
   故元吏部侍郎事见传中
赞曰元虐用民自绝上下天段䖜暴汩此中土匪乏酋
帅拥强首鼠亦有贞士膏领齐斧矫矫巴延儒迹攸奋
岂厌原禄而强颓运毁质自藏庶保厥蕴北跳龙沙王
图蹇邅南顾吴墟大明中天帝曰起之臣则死之苟睹
今是焉恤故非彼元之躁淫乃有硕德胡弗庸蚤寔禠
其魄
   蔡子英
(第 12a 页)
  尚书前浙东兵道同安卢公祠堂碑文
明故兵部尚书督师同安卢公讳若腾字牧舟尝持节
巡守浙东兵备驻节吾乡迁去需次次年而北都亡南
都命以都御史抚凤阳未行南都又亡闽中晋独座逾
年又亡公飘泊天末以一旅思维国祚卒死绝域天之
所废莫能兴也公家闽中之同安而二十年栖海上邱
园咫尺掉头不顾深入东宁几如陈宜中之死暹罗
子英
之投漠北故乡坟墓且如此况吾乡特其幕府所
在能必其魂魄系之也哉虽然忠义之神明固如地中
之水无往不彻者也 (第 12a 页)
沧海之为桑田而
予则以为不幸中之有幸者咸淳人物盖天将留之以
启穷徼之文明故为强藩悍帅所不能害且使公如
子英
之在漠北终依依故国其死良足瞑目然以 (第 12b 页)
子英
之才岂无述作委弃于毡毳亦未尝不深后人之痛惜
公之岿然不死得以其集重见于世为台人破荒其足
稍慰虞渊之恨 (第 12b 页)
  明故太仆斯庵沈公诗集序
太仆居海外者四十馀年竟卒于岛吾里中知之者少
矣况有求其诗者乎吾友张侍御柳渔持节东宁其归
也为予言太仆之后人颇盛其集完好无恙予乃有意
求之适里中李生昌潮客于东宁乃以太仆诗集为属
则果钞以来予大喜为南向酹于大仆之灵呜呼陈宜
蔡子英
之遗文尚有归于上国者乎是不可谓非意
外之宝也太仆之诗称情而出不屑屑求工于词句之
间而要之原本忠孝其所 (第 12a 页)
  移明史馆帖子六
忠义列传宜列抗节不仕者于后愚固巳言之矣兹偶
与客语灵寿傅氏明书谓其中尚有一例可采者从断
代为史以来无以因国死事之臣入易姓之史者有之
自晋书之嵇康始深宁以为中散义不仕晋甘以身殉
今使晋书有其传是中散之耻也斯言足以扶宇宙之

元气作宋史者有见于此乃援欧公五代史中唐六臣
传之例而反用之作周三臣传一卷于末以明瞠眼诸
公之节是盖欧揭之徒巧于位置故其传立而不能以
深宁之论加之元史于殉难臣僚业已专传裒然可无
原父第二等文字之诮而其仗节于顺帝逊位之后尚
有多人史稿成于洪武之初多失不录如扩廓不当与
张李同傅陈友定不当与张陈同传是犹其显焉者至
伯颜子中之拒命则太祖所欲致之而不得者也戴良
之被囚则太祖所欲夺之而不能者也 蔡子英
之逊荒
则太祖所欲留之而不敢强者也王冕以兵死永福山 (第 29b 页)
  书曹太学传后

歙县曹晋袁持其祖太学君家传索余文其传亡友王
昆绳所作也太学君以义侠著于乡而尤为荐绅所传
述者则其邑给事中方有度浮梁御史黄龙光忤逆奄
魏忠贤被逮君厚赂缇骑邀至家留一日为经纪家事
方逆奄之炽也在位诸贤既以身殉国而一时士君子
及闾阎之义民号呼感愤与诸贤相攀援而不避其祸
者大不异于东汉之末也当是时上之政刑虽颠而下
之礼俗可不谓盛矣哉盖一代之风教常视乎开国之

君汉光武不敢以仕屈严光而明祖之归 蔡子英
于扩
廓也纵敌国之谋臣而不忍伤其义即是二者固足以
振一代之士气而使之不苟于自待矣然二君之能此
则有本 (第 14a 页)
 书曹太学传后

歙县曹晋袁持其祖太学君家传索余文其传亡友王
昆绳所作也太学君以义侠著于乡而尤为荐绅所传
述者则其邑给事中方有度浮梁御史黄龙光忤逆奄
魏忠贤被逮君厚赂缇骑邀至家留一日为经纪家事
方逆奄之炽也在位诸贤既以身殉国而一时士君子
及闾阎之义民号呼感愤与诸贤相攀援而不避其祸
者大不异于东汉之末也当是时上之政刑虽颠而下
之礼俗可不谓盛矣哉盖一代之风教常视乎开国之
君汉光武不敢以仕屈严光而明祖之归 蔡子英
于扩
廓也纵敌国之谋臣而不忍伤其义即是二者固足以
振一代之士气而使之不苟于自待矣然二君之能此 (第 16b 页)
  呜呼!在公自以为不幸,不得早死,复见沧海之为桑田;而予则以为不幸中之有幸者。咸淳人物,盖天将留之以启穷徼之文明,故为强藩悍帅所不能害;且使公如 蔡子英
之在漠北,终依依故国,其死良足瞑目。然以 (第 56 页)
子英
之才,岂无述作委弃于毡毳,亦未尝不深后人之痛惜。公之岿然不死,得以其集重见于世,为台人破荒,其足稍慰 …… (第 56 页)
  太仆居海外者四十馀年,竟卒于岛;吾里中知之者少矣,况有求其诗者乎。吾友张侍御柳渔持节东宁,其归也为予言太仆之后人颇盛,其集完好无恙。予乃有意求之。适里中李生昌潮客于东宁,乃以太仆诗集为属,则果钞以来。予大喜,为南向酹于太仆之灵。呜呼!陈宜中、 蔡子英
之遗文尚有归于上国者乎,是不可谓非意外之宝也!
  太仆之诗,称情而出,不屑屑求工于词句之间;而要之 …… (第 57 页)
  明故兵部尚书督师同安卢公,讳若腾,字牧舟。尝持节巡守浙东兵备,驻节吾乡,迁去需次。次年而北都亡。南都命以都御史抚凤阳,未行,南都又亡。闽中晋独座,逾年又亡。公飘泊天末,以一旅思维国祚,卒死绝域,天之所废,莫能兴也!
  公家闽中之同安,而二十年栖海上,丘园咫尺,掉头不顾,深入东宁,几如陈宜中之死暹罗、 蔡子英
之投漠北。故乡坟墓且如此,况吾乡特其幕府所在,能必其魂魄系之也哉?虽然,忠义之神明,固如地中之水,无 (第 61 页)
  谢山既为斯庵作传,后论之曰:呜呼!公自以为不幸,不得早死,复见沧海之为桑田;而余则以为不幸中之有幸者,咸淳人物,盖天将留之以启穷徼之文明,故为强藩悍帅所不能害。且使公如 蔡子英
之在漠北,终依依故国,其死良足瞑目,然以 (第 50 页)
子英
之才,岂无述作,委弃于毡毳,亦未尝不深后人之叹息。公之岿然不死,得以其集重见于世,为台人破荒,其足稍 (第 50 页)
 右 太祖皇帝德音。洪武元年。谕大将军徐达。四月。达大破元兵于洛水北。六月。朝 行在。七月。会诸将于临清。元帝趋上都。八月。达入元都。封府库。守宫门。禁士卒。无得侵暴。臣窃谓 太祖皇帝。戒将士。不伤一民。固仁矣。而终不杀 蔡子英。
甚盛德也。 (第 471H 页)
子英
事元。为行省参政。元亡。单骑走关中。亡入南山。 太祖使人绘其形而追得之。辄脱械以礼遇之。授以官。固辞 …… (第 471H 页)
名。亦不敢偷生苟禄。若全臣之志。禁锢海南。毕其馀命。则死之日。犹生之年。 太祖览书益重之。馆之仪曹。 子英
尝夜大哭之。人问其故。曰无他。思故主耳。 太祖知不可夺。遂送之。令从故主于和林。呜呼。 太祖释子英。 (第 471L 页)
之遗民。臣服犬羊者。固已失身。靡所逃于法义之诛。而如余阙之为胡元死者。建祠以奖之。至遣危素守庙。又送 蔡子英
出塞。以从旧君。是视事虏。以常经通谊也。创业垂统。正宜挈持大经。以立人极。而一初施措。反常乃尔。召今 (第 4H 页)